科研动态

更多+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钢教授和刘洋教授团队联合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杂志上发表灵长类动物感官演化研究新发现2025-03-13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钢教授和刘洋教授团队联合在动物视觉嗅觉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此项工作于2025年2月28 日发表在Nature系列的大子刊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上。论文题目为“Genomic and phenotypic evidence support visual and olfactory shifts in primate evolution”( 基因组和表型证据支持灵长类进化中的视觉和嗅觉转变)。同期NEE还以研究亮点形式发表了推荐短文“Changes in sight and smell ......

  •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2025-02-24

             电介质电容器因其超高功率密度而被视为关键的储能器件,然而目前电介质材料的发展受到低有效储能密度(Wrec)和储能效率(η)的限制,尤其是在中等电场强度下,无铅电介质陶瓷虽具备环保、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优势,但其储能密度不足与能量损耗偏高仍是制约应用的关键瓶颈。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杨祖培教授等人联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高平教授团队揭示前列腺癌铁死亡调控的新机制2025-02-24

    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能够增强晚期前列腺癌细胞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敏感性。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作为线粒体外膜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维持线粒体稳态及调控多种细胞死亡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VDAC1在调控前列腺癌细胞铁死亡过程中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2025年1月29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高平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了题为“VSTM2L protects prostate cancer ......

  • 生命科学学院邰发道教授团队揭示安慰和攻击灵活转化的神经机制2024-10-24

    安慰和攻击在多变社交情景下的灵活转换是哺乳动物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基础,但这两个社交本能行为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并不十分明晰。作为社交决策网络的中枢,内侧杏仁核(medial amygdala, MeA)可能会通过异质化的细胞亚群或下游投射方式动态响应与控制安慰和攻击的水平,且MeA中存在大量的源自于丘脑室旁核的催产素(oxytocin, OXT)神经元轴突末梢及OXT受体(OXTR),说明MeA OXT系统可能在安慰和攻击灵活转换的调控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 “2024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2024-10-24

    10月14-15日,“2024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西安斯瑞特国际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新疆农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肉品安全生产与营养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畜产品安全生产与营养控制重点实验室、陕西好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现场共计有500余名代表、......

2025.03.25

我校举办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专题学术报告之浅谈人工智能发展及影响

3月24日下午,由科学技术处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专题学术报告系列讲座在长安校区校务楼411会议室举行。本次邀请的专家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吴金建教授,报告主题为浅谈人工智能发展及影响。科学技术处处长薛东主持会议,各理工科学院科研副院长、校内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各学院科研秘书及科技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吴教授本次报告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的现状、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比较、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介绍与构建、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方面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细致阐述与热烈互动。......

2025.03.25

我校成功举办首场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专题学术报告

3月18日上午,由科学技术处、化学化工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场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专题学术报告在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二层学生剧场举办。报告邀请了广州国家实验室廖矿标研究员作题为“人工智能合成化学”的专题学术报告。科学技术处处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薛东主持报告。理工科学院师生和科研管理人员、科学技术处工作人员100余人参加。廖矿标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阐释了人工智能在合成化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辅助化学合成的探索与挑战,......

2025.03.17

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朱保成教授研究团队在《Advances in Mathematics》在线发表论文

曲率测度与面积测度是经典凸几何中刻画凸体特征的重要不变量。曲率测度的绝对连续性与凸体的正则性密切相关,而多面体的曲率测度则是离散测度。研究一般凸体的曲率测度的勒贝格分解及其相关应用,是凸几何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近日,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朱保成教授及其博士研究生王旭东于2025年3月12日在Advances in Mathematics(数学进展)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decompositions of curvature measures via Hausdorff measures ......

通知公告

更多+

09

2023-10

关于征集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线上路演项目的通知

校内各相关单位: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常态化征集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线上路演项目的通知》,为健全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机制,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扩面提质增效,省科技厅现面向各有关单位常态化征集科技成果线上路演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路演项目遴选线上路演范围主要包括成果、产品、场景、金融、团队等内容。请各单位常态化遴选政策运用示范性高、项目成熟度高的项目团队,作为线上路演...

30

2023-06

关于2023--2026年校内专利代理服务采购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学校专利代理服务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专利申请与授权,更好地规范专利管理模式,科学技术处与采购招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采招办”)组织了学校2023-2026年度专利代理服务采购。根据采购文件要求,现以通知的形式对成交专利代理公司的信息、价格等情况进行公开,并就2023-2026年度学校专利代理使用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本次专利代理服务采购有效期为自双方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3年。(二)...

21

2025-04

外拨经费公示

根据项目负责人的申请和《陕西师范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的相关规定,现将以下科研经费外拨事项进行公示。       公示期:2025年4月21日-4月23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实名与科学技术处反映联系人及电话:吴多洋,029-85310462电子邮箱:xmk@snnu.edu.cn科学技术处2025年4月21日

21

2025-04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信息公示(2025-4)

根据《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8号)以及《科技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信息公示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8]103号)和《陕西师范大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修订)》(陕师校发[2020]95号),现对我校“一种基于DNA质量鉴定牛奶新鲜度的方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公示期限2025年4月21日—...

科研成果

更多+

2025

02-24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

         电介质电容器因其超高功率密度而被视为关键的储能器件,然而目前电介质材料的发展受到低有效储能密度(Wrec)和储能效率(η)的限制,尤其是在中等电场强度下,无铅电介质陶瓷虽具备环保、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优势,但其储能密度不足与能量损耗偏高仍是制约应用的关键瓶颈。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杨祖培教授等人联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0-24

生命科学学院邰发道教授团队揭示安慰和攻击灵活转化的神经机制...

安慰和攻击在多变社交情景下的灵活转换是哺乳动物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基础,但这两个社交本能行为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并不十分明晰。作为社交决策网络的中枢,内侧杏仁核(medial amygdala, MeA)可能会通过异质化的细胞亚群或下游投射方式动态响应与控制安慰和攻击的水平,且MeA中存在大量的源自于丘脑室旁核的催产素(oxytocin, OXT)神经元轴突末梢及OXT受体(OXTR),说明MeA OXT系统可能在安慰和攻击灵活转换的调控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

02-24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高平教授团队揭示前列腺癌铁死亡调控的新机制...

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能够增强晚期前列腺癌细胞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敏感性。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作为线粒体外膜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维持线粒体稳态及调控多种细胞死亡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VDAC1在调控前列腺癌细胞铁死亡过程中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2025年1月29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高平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了题为“VSTM2L protects prostate cancer ......

友情链接 :
Baidu
ma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